1.亦称"长沙帖"。
2.汇刻丛帖。北宋庆历间刘沆帅潭州(今湖南省长沙市)时,命僧希白摹刻。计十卷。以《淳化阁帖》为底本,增入晋王羲之《霜寒帖》﹑《十七帖》以及王蒙﹑颜真卿等帖。与《绛帖》齐名。因刻于潭州,故名。原石毁于南宋建炎年间,翻刻本很多。参阅宋郑兴裔《郑忠肃奏议遗集.淳化帖》﹑明陶宗仪《辍耕录.淳化阁帖》。
拼音:tán,xún,部首:氵笔划:15
潭 tán 水深之处:深潭。泥潭。水潭。 深:潭渊。潭潭(宽深,宽大)。...查看详细解释
拼音:tiē,tiě,tiè,部首:巾笔划:8
帖 tiè 学习写字时摹仿的样本:碑帖。字帖。画帖。 帖 tiě 便条:...查看详细解释
Copyright © 2010-2021 zuci.com All Rights Reserved.
组词网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21010736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