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古代对京都的通称。
2.古对陪都(下都)而言,称首都为上都。(1)北齐以晋阳为下都,故称邺(今河北临漳西南)为上都。《太平御览》卷一五五引《晋书》:"北齐高洋以邺为上都,晋阳为下都。"(2)唐肃宗宝应元年建东﹑南﹑西﹑北四陪都,因称首都长安为上都。《新唐书.地理志一》:"上都,初曰京城,天宝元年曰西京……肃宗元年曰上都。"
3.元初于滦河北岸建开平府,世祖中统五年(1264)加号上都,岁常巡幸,终元一代与大都并称两都。故址在今内蒙古多伦西北上都河北岸。
4.指天宫。
拼音:shàng,shǎng,部首:一笔划:3
上 shàng 位置在高处的,与“下”相对:楼上。上边。 次序或时间在前的...查看详细解释
拼音:dōu,dū,部首:阝笔划:10
都 dū 大都市:都市。都会。通都大邑。 一国的最高行政机关所在的地方,...查看详细解释
Copyright © 2010-2021 zuci.com All Rights Reserved.
组词网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21010736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