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唐代设在西域的四个军事重镇。为龟兹﹑疏勒﹑于阗﹑焉耆(一作碎叶)。始设于贞观二十二年(公元649年1月),永徽元年(公元650年)罢,显庆三年(公元658年)复。咸亨元年(公元670年)为吐蕃所陷,改碎叶为四镇之一。长寿二年(公元693年),破吐蕃,复置龟兹疏勒﹑于阗﹑碎叶四镇,开元七年(公元719年)弃碎叶城于西突厥十姓可汗,又改以焉耆为四镇之一。安史乱后陷于吐蕃。
拼音:ān,部首:宀笔划:6
安 ān 平静,稳定:安定。安心。安宁。安稳。安闲。安身立命。安邦定国。...查看详细解释
拼音:xī,部首:覀笔划:6
西 xī 方向,太阳落下的一边,与“东”相对:西面。西晒。西域。西方。西...查看详细解释
拼音:sì,部首:囗笔划:5
四 sì ◎ 数名,三加一(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“肆”代):四方。四...查看详细解释
拼音:zhèn,部首:钅笔划:15
镇 (鎮) zhèn 压:镇尺(用金属、玉石等制成的尺形文具,用来压书和纸...查看详细解释
Copyright © 2010-2021 zuci.com All Rights Reserved.
组词网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21010736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