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官名。明洪武九年(公元1376年)改行中书省为承宣布政使司。宣德后,全国府﹑州﹑县等分统于两京和十三布政使司,每司设左﹑右布政使各一人,为一省最高行政长官。后因军事需要,增设总督﹑巡抚等官,权位高于布政使。清代始正式定为督﹑抚属官,专管一省的财赋和人事。康熙六年(公元1667年)后,每省设布政使一员,直隶亦设,江苏则设二员,分驻江宁﹑苏州。俗称藩司﹑藩台。参阅《续文献通考.职官.布政使司》﹑《清会典事例.吏部.官制》。
拼音:bù,部首:巾笔划:5
布 bù 棉、麻及棉型化学短纤维经纺纱后的织成物:布匹。布帛。布衣。 古...查看详细解释
拼音:zhèng,zhēng,部首:攵笔划:9
政 zhèng 治理国家事务:政治。政府。政党。政权。政纲。政策。政令。政...查看详细解释
拼音:shǐ,部首:亻笔划:8
使 shǐ 用:使用。使劲。使役。使力。使钱。 派,差谴:使唤。使命。使...查看详细解释
Copyright © 2010-2021 zuci.com All Rights Reserved.
组词网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21010736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