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周代称选取入太学者。《礼记.王制》:"命乡论秀士﹐升之司徒﹐曰选士。司徒论选士之秀者﹐而升之学﹐曰俊士。"郑玄注:"可使习礼者﹐学大学。"孔颖达疏:"身虽升学﹐亦以学未成﹐犹给司徒繇役;若其学业既成﹐免其繇役。"唐代为取士科目之一。《新唐书.选举志上》:"其科之目﹐有秀才﹐有明经﹐有俊士﹐有进士﹐有明法﹐有明字﹐有明算……此岁举之常选也。"太平天国称补廪为俊士。太平天国洪仁玕《英杰归真》:"以秀才为秀士﹑以补廪为俊士﹑以拔贡为杰士﹑以举人为约士。"
2.才智杰出的人。
拼音:jùn,部首:亻笔划:9
俊 jùn 才智出众的人:俊杰。俊伟。俊彦(才智杰出的人)。俊爽。俊造(...查看详细解释
拼音:shì,部首:士笔划:3
士 shì 古代统治阶级中次于卿大夫的一个阶层:士族。士大夫。 旧时指读...查看详细解释
Copyright © 2010-2021 zuci.com All Rights Reserved.
组词网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21010736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