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唐代对受田课丁征派的三种赋役的并称。导源于北魏到隋代的租﹑调﹑力役制度。凡丁男授田一顷﹐岁输粟二斛﹑稻三斛﹐谓之租;岁输绢二匹﹐绫﹑絁二丈﹐布加五之一﹐绵三两﹐麻三斤﹐非蚕乡则输银十四两﹐谓之调;役人力﹐岁二十日﹐闰加二日﹐不役者日纳绢三尺﹐谓之庸﹐有事而加役二十五日者免调﹐三十日租调皆免。唐开元末年均田制破坏﹐这种承袭北魏的赋役制度渐不适用;安史之乱后﹐为两税法所代替。
拼音:zū,部首:禾笔划:10
租 zū 出代价暂用别人的东西:租房。租用。租借地。 收取一定的代价,把...查看详细解释
拼音:yōng,部首:广笔划:11
庸 yōng 平常,不高明的:平庸。庸医。庸言。庸俗。庸人。昏庸。庸主(平...查看详细解释
拼音:zhōu,tiáo,diào,部首:讠笔划:10
调 (調) diào 安排处置:调令。调用。调度(dū)。调动。调任。调防...查看详细解释
Copyright © 2010-2021 zuci.com All Rights Reserved.
组词网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21010736号